上?;A設施向外資敞開每年百億美元
“十一五”期間,上海將進一步推動外資進入基礎設施項目。記者昨日從上海外經貿委獲悉,目前上海正在研究吸引外資進入基礎設施項目的成熟方案。未來5年內,肯定將有更多的基礎設施項目向外資開放。
洋山港二期等上海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已經出現(xiàn)了外資巨頭的身影。上海外經貿委副主任劉錦屏昨日告訴記者,上海外經貿委已經同建委、國資委等部門共同探討,希望拿出吸引外資進入其他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競投標成熟方案,同時也歡迎境外企業(yè)兼并、收購原有的基礎設施建設改造項目。
他表示,4年前上海的一些基建項目如水廠等已對外資開放。2002年,上海市自來水浦東有限公司便將50%股權,轉讓給全球水務巨頭法國威望迪環(huán)境集團。但在“十五”期間,由于國家對外匯管制等因素,外資進入上?;A設施項目的比重不大。但在“十一五”規(guī)劃中,上海已決定加大推動外資進入基礎設施項目的力度。
據(jù)劉錦屏介紹,早期外資進入上海的基礎設施項目,由于投資金額巨大,往往需要附加“保證15%的投資回報率”等條款。如今,投資上?;A設施項目的良好回報已經吸引了大量外企的注意,只要合同中不寫“保證回報率”,上海大型基建項目已不再拒外資于門外。
關于外資參與上?;A設施建設的投資方式,劉錦屏介紹,將采取BOT或者共同投資、共擔風險的方式吸引外資。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縮寫,即建設-運營-移交,是指政府授予企業(yè)一定期限的特許經營權,許可其融資建設和經營特定的公用基礎設施,并準許其通過向用戶收取費用或出售產品以清償貸款、回收投資并賺取利潤;特許權期滿時,該基礎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據(jù)悉,未來一段時間,上海每年涉及的基礎建設投入接近100億美元,外資投資的領域將非常寬廣。(陳華)
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