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凸顯鋅價面臨下行
宏觀面與供需面諸多因素共同打壓,鋅價后市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近階段,鋅價沖高后逐步回落。主要是因為一方面,2月中旬召開的G20峰會上各國達成不會競相貶值貨幣的共識,這使日本寬松貨幣政策引發(fā)全球流動性泛濫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美國經濟數據喜憂參半、歐元區(qū)經濟仍不樂觀以及中國房地產業(yè)再遭打壓,引發(fā)了鋅價持續(xù)下跌。展望后市,多重利空因素進一步顯現,鋅價仍將面臨下行壓力。
美日發(fā)展較好,中歐前景堪憂
近期公布的經合組織領先指標和采購經理人指數顯示,美國經濟發(fā)展穩(wěn)健,該國CLIs指標上升快速,最新為100.93,PMI指標也連續(xù)上漲,最新為53.10。日本經濟受益于寬松貨幣政策,重獲動力,兩指標均出現快速上升,分別為100.27、47.70。而歐元區(qū)和中國的CLIs指標仍處于100之下,最新的PMI數據也出現了回落,前景堪憂。
歐元區(qū)方面,意大利開始大選,政壇重要力量貝盧斯科尼的參與令選舉變數大增,選情的拉鋸或將引發(fā)市場對意大利緊縮政策持續(xù)性以及歐元區(qū)經濟穩(wěn)定性的擔憂。意大利是歐元區(qū)的第三大經濟體,該國公共債務已突破兩萬億,這大約是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合計債務規(guī)模的三倍,該國的大選進程值得密切關注。
多重因素支撐美元走強
近期,美聯儲內部關于QE4提前結束的爭論令市場預期有所改變,使得美元下方出現支撐。歐元區(qū)2月采購經理人意外疲弱拖累市場人氣,也粉碎了歐元區(qū)經濟提前復蘇的希望。1月22日,日本央行決定,接受把通脹目標調高至2%的方案,并自2014年起實施每月定期購入資產的“無限期”貨幣寬松措施。日元的貶值趨勢將令美元進一步走強。根據歷史數據,美元與國際鋅價存在反向關系,鋅價將因此承壓。
供給過剩格局未改,房地產業(yè)遭打壓
世界金屬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鋅市供應過剩193000噸。2012年全球精煉鋅產量較上年下滑3.3%,消費量同比下滑0.6%。2012年12月,全球鋅產量為114.8萬噸,消費量為115.8萬噸。全球鋅供給過剩的格局依然沒有改變。2012年國內精煉鋅產量同比下滑7.5%,中國表觀需求量為539.6萬噸,占全球總量逾43%,中國需求是影響國際鋅價的重要因素。
建筑業(yè)是精煉鋅最主要的下游需求行業(yè),但近期中國房地產業(yè)的處境卻不甚樂觀。今年初,在樓市出現反季節(jié)“量價齊升”之時,房地產調控新政應聲落地,2月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此次會議明確提出建立健全穩(wěn)定房價工作的考核問責制度、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等政策措施,這對精煉鋅下游需求起到階段性的抑制作用。
精煉鋅進口增加,融資需求提升
中國2012年精煉鋅進口同比大增47.6%,至513624噸。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精煉鋅作為融資工具。投資者之所以熱衷于進口鋅,是因為鋅庫存低于銅庫存,周轉壓力較小。年初,上海保稅倉庫精煉銅庫存約為90萬—100萬噸,而上海倉庫中鋅庫存約為50萬—60萬噸。同時,進口鋅的虧損小于進口銅,資金成本更低,也提高了進口鋅的需求。進口鋅需求的提升支撐鋅升水,部分中國進口商和海外供應商已同意將2013年鋅升水敲定在每噸120美元左右,高于2012年的85—90美元。融資需求的提升,使得精煉鋅庫存釋放的壓力減輕,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鋅價的未來跌幅。
綜上所述,宏觀面與供需面諸多因素共同打壓鋅價,精煉鋅融資需求提升的影響暫時有限,滬鋅后市難以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