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大行業(yè)產能利用率低出現(xiàn)過剩突出
我國部分行業(yè)的產能利用率大大低于國際公認的75%的水平。鑒于近幾年投資率逐年攀升,明顯偏高,若供求結構不能進行有效調整,將會出現(xiàn)更加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
部分行業(yè)產能過剩
目前鋼鐵、電解鋁、鐵合金、焦炭、電石、汽車、銅冶煉、水泥、紡織等行業(yè)存在比較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電力等行業(yè)也有產能過剩的趨勢。
鋼鐵行業(yè):2005年總產能4.7億噸,只生產了3.7億噸,產能過剩1億噸。目前還有在建能力7000萬噸,擬建能力8000萬噸。
電解鋁行業(yè):2005年電解鋁行業(yè)總產能1030萬噸,內需只有602萬噸,外需102萬噸,閑置產能達326萬噸。目前還有11個在建項目、14個擬建項目。
鐵合金行業(yè):到2005年9月底產能2213萬噸,在建、擬建項目投產后,總產能將達到2497萬噸,然而2005年內需僅1200萬噸,目前開工率只有40%。
焦炭行業(yè):2005年全國焦炭產量2.43億噸,內需和外需共計2.32億噸,產能超出需求0.11億噸。目前全國還有新建和擴建項目240個,焦爐390座,生產能力將增加1億噸左右。
電石行業(yè):2005年全國電石產量1042.6萬噸,國內電石生產廠家生產裝置平均開工率維持在60%左右。目前在建、擬建項目還有1200萬噸到2200萬噸產能。
汽車行業(yè):2005年汽車產量近800萬輛,而銷量只有570萬輛。目前已過剩兩百多萬輛,如果不對投資進行限制,“十一五”期末汽車產能可達2000萬輛,比實際需求高出一倍多。
銅冶煉行業(yè):到2005年底建設總能力達205萬噸,是2004年底的1.3倍。預計2007年底,產能將達370萬噸,遠遠超過全國銅精礦保障能力和國際市場可能提供的銅精礦量。如果不及時加強宏觀調控,銅冶煉行業(yè)就會步電解鋁的后塵。
水泥行業(yè):2005年水泥產能12.87億噸,產量10.38億噸,剩余產能2.49億噸。
紡織行業(yè):在商務部監(jiān)測的84種紡織品服裝中,86.9%的商品供過于求。到2005年底,紡織綜合加工能力過剩15%—20%。
電力行業(yè):2005年底全國發(fā)電裝機容量5.1億千瓦。目前在建項目2億千瓦左右。預計到2006年底,總裝機容量將達近6億千瓦,部分地區(qū)將出現(xiàn)電力富余;2007年底裝機容量將富余10%。
煤炭行業(yè):2005年原煤產量達到21.9億噸,已經接近預計的2010年我國煤炭消費22億噸的目標。目前在建產能還有4億噸。
集裝箱行業(yè):目前干貨集裝箱產能已達450萬TEU(20英尺標準箱),而全年需求量僅為240萬TEU,供求比例高達2:1。預計2007年將達到580萬TEU,產能過剩更加嚴重。
手機行業(yè):2005年我國手機產能已達到5億多部,國內市場一年的容量只有7000萬至8000萬部左右,而且很難有再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