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平衡延續(xù)銅價難大幅下挫
進入10月,LME期銅的運行重心再度下移,但期價在6500美元/噸的前期密集成交區(qū)獲得支撐,并呈現(xiàn)出一定的反彈跡象。當前全球銅市供過于求已成共識,但期價卻難以像其他商品那樣大幅下挫。在2014年剩下的兩個月內,銅價將何處何從?筆者認為,2014年全年銅價的運行區(qū)間或已探明,銅價整體將延續(xù)振蕩偏弱的走勢,但難以刷新前低。
全球銅精礦供給增加令銅價承壓
據國際銅業(yè)研究組織數(shù)據,2014年1—7月,全球主要產銅國的銅精礦都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增長,智利同比增長2%,秘魯同比增長7%,剛果同比增長13%,美國同比增長12%,蒙古同比增長50%。同時,麥格理指出,全球銅精礦產量在2014年將增長2.9%,到2015年將增長6.1%至1958萬噸。全球銅精礦供給的快速增長令銅價承壓。作為2014年全球銅精礦市場焦點的印尼,其在1—8月生產70萬噸銅精礦。
隨著自由港和紐蒙特在8、9月恢復銅精礦出口,全球銅精礦的供給壓力陡然增加,這一現(xiàn)象致使銅精礦TC/RC費用急劇攀升。最新的國內進口銅精礦現(xiàn)貨TC/RC市場成交價格在每噸115—120美元和每磅115—120美分之間,最高報價可達到每噸130美元和每磅130美分,數(shù)值遠高于每噸92美元和每磅92美分的年度協(xié)議價。
全球精煉銅需求放緩令銅價承壓
盡管歐美經濟整體處于復蘇態(tài)勢中,但仍低于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對有色金屬的消費力度有限。占據全球銅消費量47%的中國市場在今年更是顯得疲軟,調結構的政策大背景令制造業(yè)增速放緩。智利國家銅業(yè)委員會預估2014年的中國需求增幅為9%,到2015年這一數(shù)值將下降至4.5%。中國需求的放緩令CRU將2015年全球的精煉銅需求預估將從2014年的4%下降至3.3%。近期,國際銅業(yè)研究組織的數(shù)據更是佐證了全球銅市供過于求的現(xiàn)實。
全球精煉銅供給在經歷連續(xù)6個月的短缺之后,7月轉為過剩7.7萬噸。1—7月全球銅礦產量年增3%至1051.6萬噸。
滬銅正向市場結構阻礙期價跌勢
自青島港事件后,國內銀行收緊了以銅為抵押品的貿易融資活動。這一措施致使國內精煉銅的進口量整體下降,且保稅區(qū)庫存出現(xiàn)了連續(xù)5個月的下降,目前已降至62萬噸的低位。此前幾個月,國內不少冶煉廠的停產檢修使得精煉銅供給有所減少,令銅現(xiàn)貨市場長期維持升水報價。縱觀滬銅市場,正向市場結構已經持續(xù)了半年之久,高達400元/噸的月間差加劇了空頭的遷倉風險,阻礙期價的跌勢。
綜上,在供給增加、需求減少的雙重壓力下,銅市偏空格局已成事實。盡管全球銅市供過于求,但其程度并不嚴重,大體仍處于緊平衡的狀態(tài)中。正是這種緊平衡的格局令銅價難以出現(xiàn)大幅下挫的行情,而滬銅正向市場結構更是阻礙了期價的跌勢。我們認為銅價整體處于振蕩偏弱的態(tài)勢中。鑒于極高的月間差,可以參與正向套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