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當前最怕“滯漲”
厲以寧(經濟學家):根據2010年上半年的經濟運行狀況,對通貨膨脹應當有所警覺。但要區(qū)別不同類型的通貨膨脹,分別采取不同的對策。單純采取宏觀緊縮政策,反而會使某些商品的供給不足現(xiàn)象更加突出。比如成本推進型的通貨膨脹必須依賴有針對性的增加投資和信貸支持才能緩解。
對現(xiàn)階段的我國經濟而言,最怕的是“滯漲”而不是單純的通脹。根據2008年第四季度的經驗,我國經濟增長率下降到6%左右,企業(yè)倒閉、工人下崗、農民工回鄉(xiāng)、消費者觀望、投資者止步等現(xiàn)象就會相繼出現(xiàn)。假定成本推進型和國際輸入性的通貨膨脹未被遏制,國內物價仍居高不下,這就是“滯漲”。
應對通貨膨脹,尤其是要預防“滯漲”的發(fā)生,有必要采取兩項政策。首先,有必要從總量調控轉為總量調控與結構性調控并重。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利率政策的調整以及信貸規(guī)模的調控,都屬于貨幣政策的總量調控,都是重要的,但局限性很大,容易犯“一刀切”的毛病。貨幣政策的結構性調控,更加適宜我國現(xiàn)階段的國情。
其次,從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轉向從緊的貨幣政策,要分階段推進,避免急轉彎。“松緊搭配”可能更加有效?!八删o搭配”是指:在貨幣政策抽緊的同時,財政政策不妨松一些;在財政政策抽緊的同時,貨幣政策不妨松一些。即使是貨幣或財政政策本身,也可以實行“松緊搭配”。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雙緊”是非到萬不得已時才采取的措施,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