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涌現(xiàn)投資古典家具熱潮
據(jù)了解,近年以來,隨著物質(zhì)生活水平和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買房買車的同時,熱心投資于古典家具。購藏者認為,古典家具既有很強的實用性,又可提升家居的文化品位,還能保值增值,可謂益處多多。
2009年8月20日,由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主辦的“家青制器——田家青作品特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揭幕,展出享譽海內(nèi)外的古典家具專家田家青先生十余年間的傾力之作三十余件。
田家青多年潛心于中國古典家具研究,在中國古代家具結構、制作工藝以及清代宮廷家具尤其是圓明園家具研究等方面造詣最深,出版了多部專著和論文集,其中《清代家具》是業(yè)界公認的清代家具研究領域開山之作。近年來,他基于對古代家具的理解以及大量的明清家具的修復實踐活動,設計制作了具有時代風格的古典家具“明韻”家具系列(2002年之前作品)及“家青制器”家具系列(2002年之后作品),并出版了《明韻——田家青設計家具作品集》,備受業(yè)界關注。
此次特展的作品涵蓋了田家青先生十多年來的創(chuàng)作,全方位地展示了他“家具是承載思想的藝術品”的獨特設計理念,其作品的最大特點即在造型、設計理念、家具結構及工藝技法等多方面均有創(chuàng)新,是傳統(tǒng)工藝與現(xiàn)代風格和時代美感的完美結合。更為難得的是,幾乎每件作品都經(jīng)歷設計構思、繪制草圖、試做小木樣、制作大木樣、測繪出圖至實物制作的過程,有的歷經(jīng)多年完成,件件均是追求完美之作,工藝精湛,格調(diào)高雅,淋漓盡致地詮釋了對中國傳統(tǒng)家具的繼承和發(fā)展。這些疏朗大方、富有時代感的古典家具,為收藏愛好者奉上一場“新”古典家具盛宴。
此次展覽中有兩件展品可謂顛覆傳統(tǒng)觀念。過去有“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的老話,大概的意思是以木料的價值高低來隱喻人的高低,但是作者用此次展出中兩件不同造型的“紫檀架幾大畫案”,表達出了“人不應分三六九等”的想法,兩件作品均用花梨作為寬大的獨板大案面,下邊用紫檀做墩子,花梨與紫檀放在一起各揚其長,既和諧又有氣魄。將兩種完全不同材質(zhì)和價值的木料放在一起使用,達到了和諧狀態(tài),可謂是作者匠心獨運的佳作。
古典家具是天津傳統(tǒng)收藏的一大門類,天津收藏、研究和復制古典家具的水平居于全國前列。近年來,在天津的文物拍賣市場和古物交流市場上,古典家具流通量明顯增加。著名收藏家潘寶林根據(jù)自己十幾年收藏、研究古典家具的經(jīng)驗,提出了中國古典風格家具“文明復制”的觀點。他認為,復制古典家具,應該完全依照古代家具中珍品的樣式、材質(zhì),嚴格按傳統(tǒng)的工藝,用手工精心制作;應該完整地理解和繼承古典家具的文化內(nèi)涵和制作技術,不僅要追求形似,而且要體現(xiàn)神韻,反映出復制者深厚的文化積淀和高超的創(chuàng)造能力。
潘寶林的見解獨到而深刻,得到了王世襄等著名專家學者的贊同,也逐漸為天津的古典風格家具收藏者所接受。著名作家馮驥才對古典家具及其復制品市場極為關注,他認為,在目前文物市場上贗品偽作鋪天蓋地的大背景下,向人們展示和介紹明清家具復制精品,提高人們的鑒賞力就顯得特別重要?,F(xiàn)代的復制與過去的造假不一樣,它有了復制文明的意義,讓尋常百姓能把歷史上珍貴的藝術品或文物搬入家中,這是人類文明的進步,也是只有在物質(zhì)高度豐富、人們購買力增強、對文化需求強烈的現(xiàn)代社會中才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精品復制也是“復活”,是把已成為文物的古代家具復活,以便人們重新欣賞和享用它。
通過近年古木香明清家具館主辦的“明清家具復制藝術展”、古木香家具有限公司等單位主辦的“珍藏明清家具展”等家具文化展示活動,古典家具的復制精品吸引了更多的新藏家。人們發(fā)現(xiàn),明式家具最能體現(xiàn)中華民族所具有的雍容、典雅、自然、簡約和落落大方的氣質(zhì)和風度,特別是明式家具那簡潔明快的線條與現(xiàn)代人對器物造型的理解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其復制精品將悠悠古韻與現(xiàn)代人的審美追求融會貫通,既美化了家居,又豐富了收藏。因此,明式家具復制精品已經(jīng)成為引領家具時尚的實用品和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