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漿過程中填料的分散和處理
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填料是以干粉形式加入打漿機中,并進入漿料中,填料的顆粒較粗且加填量較低,因而不需要在加填前對填料進行處理。隨著造紙工業(yè)的發(fā)展,填料用量增加且填料的粒徑變小,要求在填料加入漿料之前,必須在水中分散均勻,為保持原料的細度,結(jié)塊的顆粒必須分散開,必須除去可能存在的雜質(zhì)。在紙廠中,填料的泥漿必須在分散狀態(tài)下儲存,通過篩選除去雜質(zhì),然后泵送至漿槽。填料分散在大的混合槽中進行,在分散過程中,剪切力將大的絮聚體打散。混合槽中的攪拌器設計必須合理以保證高效混合。
填料泥漿的循環(huán)非常重要,泥漿高濃運輸時可節(jié)約能量,分散時可加入分散劑(如聚丙烯酸鹽、聚磷酸鹽),但應盡量減少其加入量。適當提高PH值直至中性和堿性范圍,可以改善填料的分散,保證懸浮液的穩(wěn)定。由于加入的分散劑具有高的負電荷,過多的分散劑會影響后面的陽離子化學品的使用效果,即增加漿料的陽離子需求量和/或?qū)χ魟┑男枨罅?。而濕部系統(tǒng)對添加劑的相對濃度非常敏感,過多的加入助留劑或助留劑的品種選用不當會導致填料粒子過度絮聚,紙頁勻度變差,從圖6可以看出隨填料絮聚體尺寸的增加,其光學性能降低。
填料泥漿通常經(jīng)過兩段篩選來提純,最后一段篩選是通過l 00目的篩網(wǎng),經(jīng)提純的填料分散液被泵送至大的懸浮液儲存槽,在儲存槽中安裝有攪拌器以防止懸浮液沉積,然后由此泵送至漿料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