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分析機構擔憂全球乙烯將過剩
塑料訊:在中國和中東地區(qū)掀起的乙烯建設熱潮已引起國外市場分析機構的擔憂。RickColes咨詢公司日前指出,一些生產商正密切注視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變化。他們擔心中國、伊朗和沙特新增的乙烯產能可能導致2008年全球乙烯供應過剩。如果中國不能吸收新增產能,全球乙烯市場供過于求的情況將加劇。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油價和化工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以及經濟發(fā)展放慢將成為2006年亞洲化工市場的基本特征,特別是長時期作為推動該地區(qū)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的中國今年的經濟將減速。預計今年中國的GDP增長率將從去年的9.4%降至8.5%,明年將進一步降至7.9%。受此影響,今年中國石化品如PE和PP等的需求量也將隨之下滑,預計增長率分別約為5%~6%和7%~8%。
RickColes公司表示,目前尚不能肯定中國發(fā)展烯烴產能的計劃規(guī)模有多大,因此難以判斷中國消化中東新增乙烯衍生物的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在中國運營的烯烴裝置贏利狀況仍然較好,因此一些大的烯烴項目仍在繼續(xù)建設。如中海油和殼牌合作在大亞灣投資43億元建的80萬噸/年石腦油裂解項目今年投產運營,LotteDaesan公司計劃在韓國投資8.46億美元于今年開工擴建的乙烯項目將于2008年竣工等,表明乙烯市場潛在的過剩隱憂尚未引起業(yè)界的足夠重視。
新建乙烯裝置面臨風險,而推廣亞洲所缺少的丙烯生產新技術則可能獲得商業(yè)上的回報。分析認為,對日本公司來說,占有丙烯技術市場非常重要,這類新工藝能生產出低成本、高質量的丙烯商品。假如日本旭化成公司能在亞洲地區(qū)轉讓其C4~C5轉化為丙烯的Omega工藝技術,必將獲得豐厚的收益。旭化成公司采用該技術在日本水島工廠建設的5000噸/年丙烯示范裝置計劃于今年4月投產。
烯烴市場競爭加劇將使專用化學品面臨發(fā)展良機。國際專用產品公司總裁SunilKumar指出,本輪石油化學工業(yè)高峰周期已告結束,在2006年人們將看到:那些無法與擁有原料和成本優(yōu)勢的中東大型石化企業(yè)競爭的公司將加快發(fā)展專用化學品。他認為,下一個10年亞洲地區(qū)專用化學品將以兩位數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