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本泛濫沖擊中國市場
境外資本流入內地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穩(wěn)定增長的持續(xù)性;二是間歇性地出現(xiàn)比較大的增量。
大洋彼岸的投資者正在密切關注著近乎瘋狂的中國市場。
某國際投行中國公司高管告訴記者,中國股市自“五一”以來的大行情令許多華爾街投資者對是否在眼下這個時段進入中國生出些許猶豫。但他們問的不是是否應該進入,而僅僅是是否應該再等一等?
“近幾年,境外資本流入內地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
穩(wěn)定增長的持續(xù)性;二是間歇性地出現(xiàn)比較大的增量。”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員江涌比喻說,像漲潮時的海水,一浪高過一浪。
“如果愿意,幾乎每天都能接待一兩家國外風險投資公司或私人股本投資。”上海某知名金融機構人士特別向記者說明,“這種狀況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了,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br>
全球資本泛濫“淹”及中國
事實上,流動性泛濫并不是中國特有的現(xiàn)象。
“各國央行都在采取行動使資本的流動性正?;?,但是全球資本仍然過度泛濫”。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陶冬分析,這一結果反映在美國債券市場上,是債券的收益率逐漸平滑,以及原材料市場的大幅上漲。
泰國金融危機的前車之鑒,使得發(fā)展中國家對過多的國際資本心有余悸。1997年,由于外國短期資本大量進入泰國,導致泰銖大幅貶值,并引發(fā)東南亞金融危機。
“這反映出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對資本的消化能力有限。”江涌分析認為,由于有發(fā)達的金融市場,以及強有力的金融監(jiān)管體系,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對外來資本來者不拒。而中國金融體系還比較脆弱,目前對待海外資本的總原則是: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壓倒一切,在穩(wěn)定中求發(fā)展。在此基礎上,盡快完善金融市場,加強制度建設。
從2003年開始,國際資本對全球股市的投資路徑是:日本、東歐、拉美。從去年年初開始,海外資本對亞洲國家市場興趣漸濃,比如對中國內地A股及香港H股、朝鮮等國家和地區(qū)市場。
據了解,國際資本進入內地主要有以下途徑:QFII(合格的境外投資者)、通過地下渠道流入中國、經過“包裝”的實業(yè)投資資本——包括假FDI(外商直接投資)、假合資等。
“相比之下,QFII以長期看好中國的長期投資居多,其投資的戰(zhàn)略性高于戰(zhàn)術性,即長期持有,獲取厚利?!闭⑷谫Y集團公司執(zhí)行董事劉震東說。不過,目前QFII規(guī)模相對較小。
熱投地產、股市
江涌認為,海外資本是這輪行情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
陶冬則指出,在過去幾個月中一直盤踞于H股的部分國內游資,在“五一”過后有重返國內資本市場的跡象。
信誠基金某高管也指出,外資進入中國后,剛開始主要是進入房地產、期市和債市。近期隨著國內股市上漲,資金開始向股市分流。
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毓林表示,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在美國本土以外的市場,美國投資者的股票投資比例越來越高。摩根大通中國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經濟師龔方雄解釋:“買股票比投資現(xiàn)貨更有得賺,因此,摩根大通主要以股市投資為主。”
“國外主流基金更傾向于投資實業(yè)。比如,投資或并購向外資開放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或者購買房地產。近期,摩根斯坦利、花旗銀行、仲梁行等外資紛紛在京滬兩地大手筆購置房地產項目?!眲⒄饢|表示,“主流基金的操作對于風險投資和對沖基金有風向標作用。”
業(yè)內人士分析,從2003年開始,預期人民幣升值的熱錢之所以大多選擇進入房地產市場,是因為房地產有二級市場,資金流量大,可控性高,退出容易。后來由于政府對房地產行業(yè)的調控,才開始向其他行業(yè)轉移。
真正的博弈剛剛開始
國際資本對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斌博士認為:“影響不大,而且進入中國市場的資本有很大部分是中資回流?!?br>
龔方雄認為,外資只起了點火的作用。QFII不過才100億美元的規(guī)模,而國內A股市場的市值就高達六七千億元。
也許真正讓國內金融機構耿耿于懷的是,外資抄了A股的底,賺了中國機構的錢。
事實上,國際資本對行業(yè)的選擇也抓住了中國政府的軟肋——所選擇的都是國家不得不保護的行業(yè)。以國際資本樂于潛伏的房地產市場為例,業(yè)內人士表示,雖然近期央行著力加大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卻難免投鼠忌器。主要擔心殃及作為中國經濟命脈的銀行業(yè)。此外,投資房地產的國內中產階級與地方政府的阻撓,都可能使監(jiān)管當局陷入兩難境地。
股市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現(xiàn)在股市有些過熱,央行可能會采取較緊的貨幣政策降溫,但政策肯定會比較緩和,以保護為主。
劉震東表示,總體來看,外資的影響相對正面。一方面,有利于民間、國企套現(xiàn)退出,進而激活民間投資,拉動內需。另一方面,國際風險投資對于國內企業(yè)提升公司治理、管理水平有很大幫助。
“雖然有些海外資金突破了政策的限制,但是,這是真實需求與市場力量的表現(xiàn),不必緊張。當務之急是變地下為地上,把通過非法渠道進入中國境內的資本納入央行監(jiān)管體系?!眹鴥饶惩顿Y咨詢公司投行業(yè)務總監(jiān)表示。
“我真正擔心的是,國際大投行與本土金融機構之間比較大的差距,導致國內金融家在投資決策方面失誤,企業(yè)處于下風或者陷于被動。因此,國內金融機構不能盲目樂觀?!苯刻貏e強調。
夏欣、曹囡 來源: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