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求支撐期銅先抑后揚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3月11日價格收高,盤中一度觸及一周低位,因中國經濟數據令人失望,對意大利的擔憂打壓了風險偏好,同時美元走強打壓銅價,但中國消費者對金屬的需求幫助扳回跌幅。三個月期銅收報每噸7,755美元,上周五收于每噸7,740美元。三個月期銅今日稍早一度觸及每噸7,667美元的一周低位。
中國上周末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通脹水平處于10個月高位,制造業(yè)、零售銷售和消費者支出亦弱于市場預期。而基本金屬需求主要依賴中國消費需求。分析師指出,美元指數徘徊在上周五觸及的七個月高位附近亦打壓金屬價格?;葑u將意大利債信評等下調一個級距至BBB+,展望為負面,指因上月大選后政治具有不確定性。
中國交易商稱,一些買盤支撐了LME價格,因加上17%的進口增值稅后,倫敦期銅的進口價格要高于滬銅價格。 全球銅市今料自2009年以來首度出現供應過剩,而年初以來LME銅庫存持續(xù)增加,目前為513,550噸,為自2010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上海保稅倉庫的銅庫存大約為900,000噸,而中國銅進口量持續(xù)下滑,因消費商傾向于自國內市場獲得供應,而不是通過進口銅來補充庫存。
上海銅期貨11日震蕩小跌,主力1306合約收56470元/噸,跌280元。中國2月經濟運行指標大多表現不佳,其中1-2月中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按年升9.9%,低于預期。雖然上周五美國就業(yè)數據表現強勁,但同時也令美指大幅拉漲,整體利空大宗商品。另外,資金不斷從倫銅市場流出,表明外盤投資者仍無意推漲期銅。隔夜倫銅獲振走高,短期滬銅下方56000一線或將面臨考驗。
供需方面,近日倫銅庫存已連增6個月至逾50萬噸,較去年低點增136%,持續(xù)攀升的庫存已不能被市場所忽視,未來對銅價的打壓將逐步顯現。此外,據智利銅業(yè)委員會預計2013年智利銅產量將增產3%,即增產逾16萬噸,2012年智利產銅543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