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鋼材貿易營銷模式有待改善
不平凡、不尋常的2008年已經過去了,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不少鋼貿公司的經營者們靜下心來,對過去的一年經營狀況進行盤底,規(guī)劃和部署新的一年鋼貿工作,其中一個熱門話題:“2009年的鋼材生意怎么做”?
這些天,記者采訪了不少鋼貿公司的經營決策者,大家都感到如今的鋼材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市場瞬息萬變,價格跌宕起伏,讓人難以琢磨。2008年的鋼市,冰火兩重天,上半年的鋼價暴漲,下半年的鋼價暴跌,熱軋卷板的價格從最高時的5000多元/噸,跌至最低時的2800元/噸,上半年取得的利潤,下半年全都抹掉了,到年終顆粒無收,血本無歸,白忙了一年。難怪,一些鋼貿商感嘆道:現(xiàn)在的鋼貿商是鋼廠的打工牛仔,干的是搬運工、運輸工、市場開拓員的活,拿到的是一些辛苦錢。而再不是前幾年那樣“揣著錢,求著貨,看著臉色,拿到資源就賺錢”,那個大把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確實,時代不同了,時下的鋼貿商的生意更難做了,錢更難賺了,日子不好過了。但是生意難做也得做,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總結2008年鋼材貿易中遇到的問題,一些鋼貿公司提出2009年做鋼材生意一些設想和方式:
不盲目擴大經營規(guī)模,順勢而為,見好就收。一家鋼貿公司的總經理在回顧去年鋼材經營時說,去年他們公司銷售鋼材58萬噸,2009年不想搞這么多了,準備搞40萬噸,看準了就做,看不準,就不做,不能虧本經營。還有一家經營板材的鋼貿公司總經理說,去年他們公司的經營規(guī)劃是25萬噸,最終只銷了20萬噸,原因是下半年行情不好,價格連續(xù)下跌,經營一噸,虧損一噸,就剎車不再繼續(xù)盲目擴大銷量了。銷量是多是少,要根據(jù)行情變化和盈虧情況,虧本買賣,規(guī)模越大,銷量越多,虧損越大,何必硬撐呢,不要去爭當什么百強、十強啦。另一家從事型鋼貿易的金屬材料公司的總經理談到,不片面追求銷量,見好就收,以一顆平常心看待經營規(guī)模。去年5月份的時候,看到鋼材價格如此暴漲,螺紋鋼價格漲至5000元/噸,型鋼價格也都在5000-6000元/噸,有些鋼貿公司預測螺紋鋼價格還將繼續(xù)上升,“6000-7000元/噸,不是夢;上萬元,不是不可能”,因而不斷囤貨,看好后市。我們則提出大漲必有大跌,不會大跌也會中跌、小跌,見好就收,落袋為安,在6月份,將庫存量減少三分之二,使庫存量回歸到合理、正常的水平,結果下半年行情大跌的時候,公司沒有出現(xiàn)虧損,上半年的利潤基本保住了。
切實轉變經銷商與鋼廠的關系,真正成為互利互惠的雙贏合作伙伴。在總結2008年的鋼材貿易工作時,一些鋼貿商在反思一個問題,鋼貿商與鋼廠、用戶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是鋼廠的打工仔?是廠家的代理商?是魚水關系?是伙伴關系?鋼市疲軟、低迷,鋼廠把鋼貿商當作“上帝”,看作是企業(yè)的“生命”。此時,經銷商很受廠家的尊重;而當鋼時回暖,價格上漲時,又是另一番情景。一位鋼貿公司的老總說,如今鋼廠的強勢地位并沒有改變,依然很“牛”,你向鋼廠訂貨,訂1萬噸,給你六千噸算蠻不錯了,因為市場回暖了,價格上去了,廠家訂單多了,就輪不到貿易商了。廠家和商家如何真正成為互利互惠的雙贏合作伙伴。對此,鋼貿商在換位思考,假如我們是鋼廠會怎么著?有家鋼貿公司的老總認為真正的廠商關系應該是長期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因此需要建立一整套廠商雙贏的戰(zhàn)略體系。鋼貿商要協(xié)同鋼廠共同開發(fā)市場。如上海有家鋼貿公司與鋼廠聯(lián)手,不斷拓展市場,取得很好效果。那年,上海市對居民的多層住宅進行“平改坡”,需要63mm×4mm、63mm×5mm的角鋼,而市場上這一規(guī)格的資源沒有,一些鋼廠也沒有生產過。這家鋼貿就把這一信息告訴鋼廠銷售部門,并建議馬上開發(fā),這一規(guī)格的角鋼潛在市場十分巨大。果然,鋼廠開發(fā)出用于“平改坡”的角鋼,一炮打響,經銷商的月銷售量就達到2000多噸,廠家和商家由此得到雙贏。
“渠道為王”,擁有終端,建立穩(wěn)定的渠道網絡。一家鋼貿公司在舉行2008年工作總結、2009年經營規(guī)劃時提出這一經營方針,突出“渠道為王”的經營理念,把渠道建設好,鞏固好,作為2009年鋼貿的重點。把本公司的銷售網絡向周邊市場形成輻射和覆蓋,營銷員對該區(qū)域市場形成固定的拜訪;熟悉當?shù)氐闹攸c渠道,協(xié)助重點渠道管理市場,掌握終端。有了長期的、牢固、穩(wěn)定的上游和下游渠道,漲價不愁拿不到貨,跌價不怕銷不出貨,遇漲遇跌,心中不慌。
2009年,對貿易商來說,機會多多,但有風險,也會有危機,有“危”必有“機”,“機”在哪里,還需要鋼貿商下功夫去發(fā)現(xiàn),去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