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石太鐵路專線今日開通
4月1日,今天是所有山西人民值得慶賀的日子,長期以來困擾山西人民“坐火車外出難”的歷史問題得以解決。經過三年多的艱苦建設,總耗資超過百億元的國內第一條開工建設的高速鐵路---石太客運專線正式開通運營。該線路的正式開通,對于拉動山西省當?shù)亟洕l(fā)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沿途經過的石家莊等重要城市將從中獲益。石太客運專線將于1日7時06分從北京西站首發(fā)。
隨著時速高達每小時250公里的石太客運專線新型動車運行,太原到石家莊只用59分鐘即可到達,而太原到北京的時間也縮短至2小時59分,首都“3小時經濟圈”成為山西省及周邊城市人們美好的期待。石太客運專線的開通對于拉動山西當?shù)睾笃阼F路建設步伐將起到帶頭作用,多年來處于我國中部的重要省份-山西省隨著首條高鐵的開通,其省內經濟增長將出現(xiàn)一次新的高潮。
石太鐵路客運專線開通在即
3月29日,在距離石太客運專線正式通車的前兩天,記者了解到,為迎接4月1日動車組首發(fā),太原車站的各個部門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準備工作。高大的無柱式風雨棚、寬敞整潔的站臺、各種人性化的設施,通過一段時期的大規(guī)模升級改造,太原火車站的面貌煥然一新。據本網編輯了解,從4月1日開始,石太客專將首先開通運行17對動車,其中太原至北京的動車每天將開通8對。
為保證4月1日石太客專正式通車的順利進行,山西省鐵路系統(tǒng)各部門都在全力以赴地進行著相關的準備工作,因為他們將面對的不僅是一條集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于一體的高速鐵路,同時在這條高速鐵路上疾馳的將是我國自主研發(fā)、擁有完全知識產權同時具備國際領先技術的“和諧號”動車組。
據數(shù)據顯示,4月1日即將正式運行的“和諧號”動車組將以每小時250公里的速度行駛,屆時,太原到北京只需2小時59分鐘就可以到達,這比現(xiàn)在的普通列車的運行時間要壓縮5小時32分;太原到石家莊運行59分,比現(xiàn)在壓縮4小時。太原與北京及周邊中心城市的時空距離大幅縮短,由此會帶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快速流動,這對于一直以來謀求“北京后花園”戰(zhàn)略地位以及構建“3小時經濟圈”的太原來說意義深遠。
伴隨著石太客運專線的開通,山西省也將迎來一個鐵路建設的新高潮。到2010年前,山西全省將新開工鐵路建設2000多公里,投資總額達到1500多億元;到2012年,山西省鐵路營運里程將達到5300公里,路網密度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南北縱貫、東西橫通、運能充足、功能完備、高速便捷的鐵路網將成為活躍山西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大動脈。
回首百年前后的翻天覆地
翻開山西經濟的發(fā)展史,鐵路發(fā)揮著重要的拉動促進作用。特別是“石太鐵路”一詞,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1907年,山西第一條鐵路——石太鐵路竣工通車,結束了山西沒有鐵路的歷史。
2009年,山西第一條高速鐵路——石太鐵路客運專線開通運營,開啟了山西鐵路的高速時代。
漫漫百年,風塵歷練,“石太鐵路”濃縮了中華民族在近代由屈辱走向自強的偉大復興,見證了中國鐵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落后到先進、再到世界前列的滄桑巨變。
據了解,山西第一條鐵路——石太鐵路(原名正太鐵路),穿越太行山脈,橫跨晉、冀兩省,東連京廣,西接同蒲,是山西通往京、津、滬及江南各地的主道,是溝通省內外人流、物流的重要運輸線,是繁榮三晉的經濟大動脈。從1907年法國人主持建成通車至今,石太鐵路經歷了清朝、民國及日軍侵略時期的艱難曲折,感受了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從1951年9月開始,石太鐵路先后5次進行了技術改造,1982年9月全線完成電氣化改造,成為全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鐵路。尤其是2005年3月18日太原鐵路局成立后,率先在石太線開展了安全標準線建設,取得了十項標志性成果,使這條百年鐵路無論是線路基礎還是技術裝備,無論是站容站貌還是治安環(huán)境,都有了進一步的改善和提高,煥發(fā)出了新的生機活力。據太原鐵路局相關數(shù)字顯示,2008年石太鐵路的年貨運量較之建線初期的1909年增加了200余倍,為國民經濟和區(qū)域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作出了重大貢獻。
然而,隨著國民經濟和山西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運能需求的不斷擴大,石太鐵路終因歷史與地理條件的制約,超負荷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