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首次對中高溫低蠟稠油油藏開展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研究
大港油田公司"本源微生物采油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于3月底通過了河北省科學技術廳技術鑒定。
專家們普遍認為,該項技術明確了本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研究思路,建立了儲層內本源微生物的激活模式,初步形成了配套的工藝技術。本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整體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在中高溫、低蠟稠油油藏的研究及采用分子生物學分析高溫油藏中不可培養(yǎng)微生物,碳源的改進和為本源菌供氧等部分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大港本源微生物采油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對中高溫(50℃以上)和低蠟稠油油藏開展本源菌提高采收率技術研究,并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對油藏微生物菌群結構進行調查分析,開展了系統(tǒng)的研究,發(fā)現存在許多未繁殖微生物資源,它們在石油烴降解中起著積極作用。
該項技術根據各類微生物數量、作用和對油井生產動態(tài)產生的變化,建立分類指標并進行了分類;注入發(fā)酵的本源菌菌液,提高注水井近井地帶的微生物細胞總量和代謝產物的濃度;本源菌的碳源由原油改進為化學劑,增加施工頻次,提高本源菌激活強度。
據了解,本源微生物采油技術是根據油層內微生物種類、數量和生長特性,研制相應的激活劑,激活那些對提高石油采收率有利的微生物,從而產生大量的代謝產物,增加產油量。
大港油田本源微生物采油技術研究始于2000年,經過多年的試驗,取得較好的效果,生化參數變化明顯,油氣水性質明顯改善。在先導試驗的基礎上,開展了本源微生物擴大試驗,應用本源微生物采油技術已累計增油2.1萬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