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國產數控機床競爭力數控機床
近年來,我國數控機床產量的增速遠超過GDP的增速,這當中市場容量、固定資產投資規(guī)模以及出口市場拓展等多方面因素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2008年上半年初開始,出現了國產數控機床銷售率下降、庫存量增大、訂單量減少的徵兆,至下半年這一勢態(tài)更漸趨擴大。進一步分析還可看到,產量增長率的下滑遠大於產值的下滑,且進口額反而有同比增加的趨勢,這個現象進一步說明市場對大型和高性能的數控機床有較大需求,同時也反映出國際金融危機下加強國產數控機床競爭力已刻不容緩。
有沒有穩(wěn)妥的策略方法能夠切實推進數控機床的產值和經濟效益的持續(xù)成長?筆者以為,當務之急是要通過提高技術含量來增加產品附加值。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樣板,該國數控機床數量雖少於我國,但產值仍穩(wěn)居世界首位,平均單臺數控機床的產值約為我國的3倍。可以看到,不斷地提升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可靠性,深化產品技術服務內涵,是增強國產數控機床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國產數控機床及其構成柔性生產線的能力有待提高
上世紀70年代起形成的以數控技術為中心的柔性制造技術,在本世紀仍將持續(xù)發(fā)展并成為加工技術發(fā)展的主流。在發(fā)展多樣化的適用產品、實施中大批量生產時,柔性生產線的優(yōu)勢尤為明顯,它們在可重構制造(ReconfigurableManufacturing)技術支持下構建的制造系統(tǒng)具有高效柔性化的特點。通過發(fā)展可重構的多刃、多面復合加工的制造裝備,并針對加工對象的特徵,對制造系統(tǒng)實現快速重組,能夠更靈敏而經濟地適應不確定市場對產品多變的需求,從而保證市場所需產品能迅速投放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