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改變規(guī)則國產挖掘機悉數登場
2000年以來,國際上的10家知名挖掘機品牌已悉數進入中國市場,其市場占有率曾一度超過95%;自主品牌挖掘機曾經一度只有5%的市場占有率,市場幾乎喪失殆盡。七年來,雖然自主品牌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回升到20%左右,但事實上并沒有這么樂觀:從另外一份統(tǒng)計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在2004年以來的中國挖掘機市場中,20噸以上的中型和大型挖掘機銷量逐年增加,外資在中型和大型挖掘機市場中的主體地位依然不可撼動。更值得注意的是,在20噸級以上機型挖掘機所包攬的超過60%的總份額里,自主品牌比率最高年份也只占到僅僅10%。也就是說,自主品牌的中大型挖掘機在我國全部挖掘機銷量中比率不到6%。另外,從凈利潤方面來看,外資品牌已在中國進行本土化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且其產品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利潤很高。
2007年國產品牌挖掘機收復失地的行動似乎真正開始
三一集團
近兩年備視行業(yè)內外關注的三一集團,在2007年11月石家莊代理商年會、三一重機董事長袁金華的演講報告中宣布三一2020年要進入世界500強目標的同時,也鄭重提出“三一集團未來重點核心產品是挖掘機,擁有三一集團堅實后盾的三一重機有限公司已經具備了世界行業(yè)一流的研發(fā)能力、匯聚了世界以及全國優(yōu)秀的管理人才,在營銷政策上將堅定不移的走代理制、推進與代理商的戰(zhàn)略合作”。同在長沙、作為工程機械行業(yè)中最具學院派風格的中聯(lián)重科,2007年9月在合肥舉行的第十一屆挖掘機行業(yè)年會上,中聯(lián)重科董事劉權透露目前中聯(lián)重科已經將挖掘機研發(fā)制造提到企業(yè)日程上來。12月廣州舉行的CONEXPO-ASIA上,我們已經看到了“zoomlion”標志的挖掘機產品。
柳工集團
柳工是國內裝載機行業(yè)龍頭公司,其在挖掘機市場也以4%左右的國內市場份額成為國內廠商的領跑者。柳工挖掘機多集中在20-25噸,銷量從02年112臺穩(wěn)步增長到06年1336臺,06年國產品牌銷量已排名第一。其毛利率也由當初的7%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5%以上。未來挖掘機有望成柳工最大亮點,07年上半年就已經達到了1100臺,未來幾年銷量年均增速可保持在30%以上,可實現(xiàn)公司提出的“07年銷量2000臺,2010年銷量4500臺”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目標。
福田雷沃重工
在業(yè)內人士眼里,福田雷沃重工是一個擅長拓展新領域的狠角色,進軍挖掘機市場雖然只有短短兩年多時間,但是很快便達到了年產2000臺的驕人業(yè)績,其中小挖方面,2006年才實現(xiàn)批量生產,現(xiàn)在年產量就已超過1000臺。2007年11月初,福田雷沃在青島舉行了2007年第1000臺挖掘機交機儀式。截至2007年10月份,福田銷售挖掘機1000臺,并制定了年底突破1200,爭取1300的目標。2006年3月份,第一臺雷沃挖掘機下線,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雷沃挖掘機業(yè)務實現(xiàn)了300%的發(fā)展速度。
專家點評:
挖掘機數量上升與國產品牌領地的喪失讓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處在矛盾之中。三一、柳工、福田雷沃,并不是國產挖掘機的始作甬者,也不會是終結者。包括國內一流品牌在內的制造商在資本、技術日漸強大的同時,其營銷模式與市場理念也會不斷創(chuàng)新、漸入用戶心中,必定會沖擊市場與競爭對手。但值得欣慰的是2007年中國民族挖掘機品牌正在慢慢崛起,三一、柳工等國產品牌正在努力突破技術壁壘、開拓市場,期盼撐起中國民族挖掘機品牌的一塊天空……
前幾年,本土品牌挖掘機集體覆滅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產品不適應市場發(fā)展需要;近幾年,本土品牌的崛起就是因為產品適應了市場需求。盡管,外資品牌在中國挖掘機市場占據80%左右的份額,但是,以柳工、玉柴、山河智能等為代表的本土品牌在短短兩三年時間里占據了20%的份額,可謂是進步神速。眾所周知,外資品牌在挖掘機市場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因為它們控制了市場,代理商和用戶基本上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這也是外資品牌挖掘機敢于多次漲價的根本原因,甚至一年數次上調價格。與此對比強烈的是,以裝載機為代表的本土工程機械品牌似乎只會拼價格,且價格戰(zhàn)一打就持續(xù)數年。但是,價格戰(zhàn)并不完全是壞事,多數優(yōu)秀的本土品牌正是經過價格戰(zhàn)的洗禮而不斷強大起來,它們擅長的已經不是單純的低價格競爭,而是性價比。據了解,不少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獲得的利潤占全球利潤的相當比例,甚至是最大比例,由此可見其利潤之豐厚。當高利潤遇上高性價比的時候,敗下陣來的十有八九是高利潤,外資品牌害怕的正是高性價比,這一點已經被最近兩年本土工程機械產品出口猛增的事實所證明。那么,本土品牌什么時候才能擁有自己的話語權呢?關鍵看本土品牌在性價比方面的提升速度,而速度的關鍵在于提高產品質量穩(wěn)定性和分銷渠道建設兩個方面。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高性價比將成為市場新的游戲規(guī)則。
盡管,外資品牌試圖通過產品升級換代進一步拉大與本土品牌的距離,但產品升級換代本身需要時間走向成熟,用戶也需要為產品付出更大的代價,更重要的是新產品可能出現(xiàn)“質量過剩”。假以時日,本土品牌挖掘機必將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即使是大部分市場份額也不奇怪。當然,這里面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本土品牌能夠象柳工一樣堅持自己的品牌理想,而不要被外資品牌并購。
本文相關信息
- [新聞資訊] 奔騰楚天激光:“機械業(yè)的光加工時代已經到來”
- [新聞資訊] 本次發(fā)布的PPP項目共計1043個,總投資1.97萬億元
- [新聞資訊] 本鋼熱軋廠首次批量生產1.6mmSPA-H薄規(guī)格集裝箱板
- [新聞資訊] 本鋼自磨-選別節(jié)約型設備研究填補國內空白
- [新聞資訊] 本鋼自磨--選別節(jié)約型新工藝與新設備研究填補國內空白
- [廢鋼鐵回收] 本年前三季度 鋼鐵價格走勢微降
- [新聞資訊] 本期氯堿行情
- [新聞資訊] 光大銀行推個人實物黃金代理的業(yè)務
- [新聞資訊] 本色生活用紙 藍海還是難海
- [新聞資訊] 本世紀世界機床行業(yè)產需走勢分析